中华南方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中华南方网 > 资讯 > 正文
大湾区专家技术对接,助力怀集打造乡村振兴样本
2021-05-26 16:20:06来源:阅读:-

莫伟林是怀集县蓝钟镇一名退役多年的老军人,退役后自主创业成功,成为怀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作为一名军人,他退伍不褪色,致富不忘本,心中一直深藏一个梦想,就是带领当地的退伍军人和乡亲们一道走上致富路。

多年来,这个梦想一直驱动着他“撸起袖子”干一番事业。2020年,他以敏锐的市场嗅觉,看准高密度养鱼项目,投资1000万元创办了怀集军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了使项目获得技术支持,他的企业入驻了怀集科技企业孵化器。

为了帮助莫伟林解决技术瓶颈,5月23日上午,怀集科技企业孵化器对接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林蠡教授一行来到莫伟林的养鱼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并举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产学研合作基地揭牌仪式。怀集县科技局局长岑原伟,五山博士联盟副秘书长、怀集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负责人路斌以及当地一些企业界人士出席了活动。

怀集县科技局局长岑原伟表示,怀集县将扎实推动“双创”事业的发展,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技术和资本等资源,加强联动,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把怀集打造成为湾区西大门、肇庆副中心。同时,也希望怀集科技企业孵化器继续发挥自身的平台优势,积极整合人才、资本、项目各方资源,孵化和培育更多的优质项目和企业,深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持续推动创新创造,为实现怀集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林蠡教授表示,将不遗余力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让技术和资本联姻,深化产学研合作,为打造乡村振兴的怀集样本,发挥出积极作用。

在活动过程中,大家还现场参观了高密度养鱼基地,据怀集军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莫伟林介绍,怀集县蓝钟镇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该地水温全年有较长时间维持在23度左右,是高密度养鱼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未来将以“公司+农户”模式,以点带面,发动村民发展高密度养鱼业,形成产业化发展,并逐步辐射到其他乡镇。“初步估算每个农户投资1万元,包括建设鱼池及进购鱼苗,一年可实现收入5万元,对当地农民来说,是一条不错的致富路径。”莫伟林说。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林蠡教授认为,在国家退渔还湖、退渔还江、退渔还海的背景下,该项目不仅实现渔业离岸养殖,为后续无鱼可捕、无鱼可捞的传统渔民提供了转产方式,还可以避免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有利保障渔民的养殖财产安全。同时,该模式结合物联网技术、数字化监控手段,将推动水产业链的革命性提升和发展。

作为此次活动的组织者,怀集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负责人路斌表示,今后继续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广州技术+怀集资本+基地孵化”的模式,搭建科技孵化服务平台,为企业赋能,在资本运作、品牌打造、商业模式设计、销售等方面全链条为入驻企业赋能,推动怀集双创事业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旗龙网

版权和免责申明

中华南方网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