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南方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中华南方网 > 资讯 > 正文
熊猫外卖特别企划:城市味道熊猫制造,寻觅海外城市的中华滋味
2020-07-06 19:03:06来源:阅读:-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留学后,才知道乡愁是一种味道。或清淡,或浓烈,但必定能从舌尖上暖到人的心里。

乡愁来源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而文化差异的各方各面中最为直观的大概就是饮食习惯了。饮食习惯的不同,难免让留学生产生疏离感、隔阂感。每一个留学在外的人,都曾经历过在异国他乡的街道上苦苦寻觅一道家乡的美食。而其中一定有些特殊的经历,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地道的家乡味,亲切的店老板,还是在寻味过程中的奇妙体验……总有一家店、一道美食,能够跨越时空的距离治愈在外的游子,把人从陌生的街头带回家乡。当浓浓的乡愁在舌尖上的味道中消融,这种味道就成为了人与家乡情感的纽带。

对于身处不同城市的留学生们来说,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味道。只要一想到这个城市,会第一时间想到某家让自己念念不忘的餐厅。熊猫外卖特此推出“城市味道”特别企划,我们在平台覆盖的海外多个城市票选最能够承载城市记忆和特色的中餐厅,讲述关于城市和乡愁的味道故事。

成立4年,如今熊猫外卖的服务范围覆盖100+个留学城市,让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和海外中餐厅通过熊猫外卖的平台建立连接。不断探寻城市滋味,传递中华美味,满足留学生们的中国胃,我们一直在前进。

Anne回想自己初来伦敦时,差点被吃饭这件事逼疯。

在国内的时候,Anne也经常在晚上十点多为“到底要不要点炸鸡外卖”纠结十分钟,高热量但幸福感超强的炸物是Anne减肥路上的绊脚石。她也曾经觉得炸鱼薯条挺好吃、没有中餐也能活下去,但没过三天就吃得差点自闭。

人生地不熟,Anne还不敢随便乱跑去探店,实在想念中餐时她就去吃肯德基,至少这个味道是和国内相似的,戴上耳机,闭上眼,就仿佛自己还在国内,店内吵吵嚷嚷来来往往的人,都是熟悉的黄皮肤。

说来丢脸,因为实在太想念中餐的味道,Anne曾经有次看国内的博主连吃二十多个肉夹馍,晚上哭得睡不着。太想家了,没有出过国的人无法想象陌生的饮食文化带来的这种隔阂感。身处世界的另一端,白天忙于学业,晚上回到宿舍累得只想瘫在床上,Anne甚至没时间学做饭。在接到妈妈拨来的视频电话后,还要装出一副很开心很适应的样子,炫耀自己新交的朋友,不想让她担心……

直到有天,Anne被留学生朋友邀请到宿舍,在那里吃到了她点的外卖。Anne的第一反应:“伦敦居然还有卖肉夹馍吗???” 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层层的酥皮包裹着软烂多汁的猪肉,这一口吃得Anne眼泪差点流下来,自从来伦敦后就一直很焦躁的心忽然就静了下来。凉皮的味道也很正宗,浓厚的麻酱包裹着光滑柔韧的半透明凉皮,配上细碎的蒜泥,美好得不像是能够出现在伦敦的味道。

后来Anne已经很适应在伦敦的生活,会做几个简单的家常菜,也有了自己常去的中餐馆,熟练地记下了哪条街会有小摊卖煎饺,哪几个餐馆有卖椰树椰汁,哪一家甚至搞到了北冰洋……但她还是会时不时地叫个外卖,或是直接去那家陕西中餐馆坐一坐。海外的中餐馆并不等于不正宗,Anne坚持认为这家餐馆的肉夹馍比自己在国内吃过的还要香。

因为这个味道,Anne爱上了伦敦。

苏苏来美国多年,现在定居纽约,是一位资深的海外饕客。

对于早已习惯西式生活的苏苏来说,探寻好吃的中餐店是一件趣事。美国人重油重盐重糖,有些中餐店为了迎合本地人,在口味上也会做出调整,价格还贵。苏苏不爱这样的店,比起装修豪华的高端中餐厅,她更喜欢那些藏在中国城某个小角落里的正宗中国味。

挑店可是个技术活。网站上的评分不能代表一切,即便是图片、名称看起来很正宗的,也时常是到店吃了才发现货不对板。而且很多所谓的中餐店,都喜欢招东南亚厨师而不是真正的华人厨师。苏苏觉得,“不是中国人做的菜,很多时候真的就是不对味儿。”

(主角拿着笔浏览手机,周围有摊开的笔记本)

为了不踩雷,苏苏拿出了比做作业还认真的态度。她有一个专门的本子,按照距离、街区和首字母列出中餐馆,先通过网络查看时间最近的评价,认真分析,还会在同学同事圈子里问一问其他华人,最后敲定几家,再像神农尝百草一样挨家去试。

纽约的中餐店很多,川鲁粤淮扬等菜系基本都齐全,甚至很多中国的风味小吃也能在这里找到。苏苏最喜欢法拉盛,她是南京人,爱喝一口老鸭汤,只有开在法拉盛的这家味最正。麻辣烫、酸辣粉、肥肠面、麻辣香锅,这些被国内长辈们认为没营养的“垃圾食品”,在这里是真正的宝藏。

疫情隔离之后,餐馆都关门了。不能出门的苏苏很是萎靡了几天,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她家附近的中餐馆开始送外卖了。店老板加盟了熊猫外卖,每天点餐的华人就达到了几百,每到饭点都要排二十多个号。似乎中国人都是这样,以食为天。不管身处什么境地,只要吃好了睡好了,心里就踏实,这是中国人独有的随遇而安。

有了外卖,苏苏重又恢复到活蹦乱跳。其实她并不是一个特别馋嘴、饮食无度的人,在平时,她自己做低脂餐,每周健身三次,活得非常健康。苏苏对中餐的热爱,不是因为好吃的味道,而是因为舌尖上的那些味道,能让她一瞬间回到大洋彼岸的故乡。对于苏苏这样的海外华人来说,一顿中餐,是消去乡愁最便宜也最简单的方式了。

今年,Tom常驻悉尼。Tom二十八岁,新婚,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常常出差或是外派,十年下来几乎跑遍了全球各大城市。对于海外的中餐,他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刚到悉尼的那天飞机晚点,没来得及看到傍晚的歌剧院,天已经黑透了。Tom根据经验,先直奔唐人街找饭馆,本来只是想随便吃点东西填填肚子,却意外地惊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在Tom心里,悉尼的中餐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主要是悉尼的中餐实在太多种多样了,不管什么菜系,不管是热门还是小众,从正餐到小吃甚至点心,在国内能吃到的一切,在悉尼几乎都可以找得到。什么川鲁粤淮扬八大菜系不必说了,各种汤粉串烧的街边小吃当然也有,最让Tom震惊的是居然还能吃到台湾小吃,甚至还有相当正宗的新疆炒米粉和大盘鸡……真是绝了。

在澳洲,华人华裔留学生多得惊人,大量的川渝移民、早在百年前就定居澳洲的广东人、香港人,他们奠定了整个澳洲中餐行业的纯正基调。也正因移民人群的庞大,澳洲中国菜的多样性才真的撑得起中国菜的名声。而且澳洲在原材料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出产世界顶级的牛羊肉和海鲜,就算煮熟了简单调个味都很鲜美,何况经过华人厨师的精心烹饪呢?

在悉尼停驻的几个月,让Tom胖了五斤,但他很快乐。Tom曾经和朋友坐在公园一边吃着从餐厅打包的担担面一边远远欣赏歌剧院的魅影,晚霞的光彩和鲜红的辣油竟然很搭调。Tom也试过坐在古色古香的南京饭店里听着小曲吃秦淮菜,或去华人街的老字号吃一碗鲜香四溢的上海浇头面,或是端着塔型的纸盒坐在酒店的落地窗前,咬着盐酥鸡和生煎看楼下繁华的夜景。

如果让Tom用一个词形容悉尼的中餐,他觉得应该是“接地气”。Tom觉得,硬要说悉尼中餐多么正宗,那倒也不一定,毕竟很多食物的味道对原材料是有要求的,比如像米粉,悉尼这边没有那么好的大米,做出来的米粉当然没有国内好吃。但对于常年在各个国家工作出差的Tom来说,通常情况下中餐的选项并不总是那么多,能吃什么要取决于当地有什么,还需要赌上一点点运气,看厨师今天的发挥怎么样。悉尼,是第一个能让Tom产生归属感的城市。

对于Tom来说,生活在悉尼,就拥有了“点菜自由”。

“民以食为天”。对中国人来说,食物早已突破了满足口腹之欲的功能,成为了承载着情感和记忆的独特文化。把选择权交给用户,也把写故事的笔交给用户,所以这次活动才能拉近餐厅、平台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打开留学生的心,才能具备普通营销活动所不具备的感染力。

对于商家来说,参与此次活动能够帮助建立有温度、有实力的品牌形象,除了提升单量营业额,更能突出品牌的文化内涵。让故事和味道连接用户,提升品牌的好感度和亲切感。

而为了更好地满足吃货们对美食的追求,本次活动也会联手商家,为用户们提供众多优惠福利,用实实在在的美味来填补异国他乡的中国心。熊猫外卖一直致力于推动海外中餐业数字化进程,让海外华人随时随地享受家乡的味道和温暖。

熊猫外卖,“满足你的中国胃”,温暖你的中国心。关注熊猫外卖公众号,了解活动详情。


推荐阅读:南昌都市网

版权和免责申明

中华南方网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